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全國大中小學校都停課了。成立於1963年的中國民航天津機械專科學校,是中國民航唯一一所大專學校,也不例外,停課不辦學了。1969年夏季,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根據當時的形勢,決定該校全體教職員工,搬遷到江西省奉新縣,創辦五七幹校。該處原本是一所勞改農場,現在成為學校教職工下鄉務農的改造場所。我作為該校的一名教師,甩了書本,拿起農具,成為一名雙腿沾滿泥巴的新農民。這所幹校,到1973年就停辦了,學校教師、幹部等,根據各自的情況和各地民航部門的需要,重新分配到全國各地工作。有些人退出了民航系統,到地方工礦企業工作,一所十分正規的大專學校,就這樣徹底解散了。
文革期間,大約是1968年前後,為適應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中國民航劃歸空軍領導。民航的幹部職工一律都穿上了空軍製服,除工資外,其他一切規章製度一律按部隊編製執行。
經歷文革期間的動亂,中國民航多年沒有招工,無新生人員補充,因此,全民航上下都顯得人力資源緊缺。國家從1972年開始實行義務兵製度,連年從全國各地招收了大批義務兵,以解決各行各業人力資源的需要。為了對進入專業工種的義務兵進行教育,中國民航套用了解放軍部隊的辦法,即各管理局先後都成立了“教導隊”,按專業工種對義務兵分期分批進行教育培養。
民航總局機務所牽頭,成立了義務兵教材編寫組。該組由十人組成,大部分人員是從民航生產部門的專業人才中抽調出來的,原民航天津機械專科學校教師只有二人。根據當時民航使用最多的機型,即運輸五型飛機和伊爾十四飛機,對這兩種機型進行教材編寫,每種機型又分為機身、發動機、電氣、儀表及無線電五個專業教材,歷時近一年,十本教材編印完成,分發給各管理局教導隊使用。
原民航上海管理局及第五飛行大隊,駐紮在上海龍華機場。隨著民航事業的發展,上海所使用的飛機機型更新、飛機數量增多,龍華機場已顯得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了。因為機場離市區太近,機場跑道兩頭受凈空的限製,無法對跑道進行延長,跑道使用條件受到限製。經上級有關部門協商決定,從1966年下半年開始,民航上海管理局及第五飛行大隊搬遷到虹橋機場。一位曾經在我校工作過空勤的同誌說,她記得很清楚,1967年1月1日,航班早晨從龍華機場起飛出航,晚上回來就降落在虹橋機場。
這樣,在龍華機場留下的騰空房屋設施、候機樓讓位給上海飛機設計所使用,原管理局辦公大樓、大禮堂、食堂倉庫等留給上海管理局的留守單位——龍華訓練隊。隊長是李厚山同誌,負責管理局範圍內的航空機務、無線電通訊、報務等短期培訓。
1973年,民航上海管理局決定,在徐州九裏山機場成立教導隊,為團級編製,張海旺為隊長,賈健為政委,在編教職工只有十多人。教導隊開班辦學,是應管理局用人單位需求成立並教導組織實施的。由於在編教師少,專業教師更少,開班辦學校,要從生產單位借用專業教師來上課,每期訓練班上課2-3個月就結業了,每年只能開辦3-4期的教學任務。這個教導隊辦了四年多,於1977年被撤銷了,部分教師進入了龍華訓練隊。
訓練隊和教導隊一樣,都是短期辦學行為,受師資、教學設備、教學場地的限製,教學水平低、效果差,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
從1980年開始,中國民航各大管理局先後都創辦了技工學校,民航上海技校在1980年上半年成立,實際上是在龍華訓練隊的基礎上,逐步加入各種專業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而成立的。管理局任命第一位校長是楊守增同誌,接著又任命了兩位教務處主任。技工學校的教學任務由管理局訓練處(後改為科教處)領導,學校的招生工作由上海市勞動人事局技工培訓處統一安排。由於我校的特殊性,還要面向華東地區五省一市招生,當年招生只限於應屆高中畢業生,第一屆技工學校招收兩百名學生,根據管理局用人單位的需要,開設了飛機機務、無線電通訊、航空氣象、航空油料、地面服務(女生)、土木建築、汽車駕駛等專業班。由於開辦專業多,要落實製定各專業班的教學計劃、各課程設置的教學大綱,時間短、任務重,當時就想臨時辦結,各專業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大綱,由有關專業部門的上級領導部門製定,再由學校教務部門統一協調。例如,無線電通訊班由局通訊處負責製定,航空油料班由航空油料公司負責製定,土木班由局修建處負責製定,只有飛機機務班的,由教務處製定。當時,教務處工作繁忙,因為要不斷聘用、借調外來的教師,還要協調各專業班的教學進程,甚至連采購教學圖書、教學設備等,都要親自過問。第一屆技校生,都是當年高考落榜者,但離高考錄取分數線比較近,因此這批學生還是比較好管理,有的班級老師,白天與學生同時進教室聽課,晚上與學生同住一宿舍,得到多方面的好評。
由於連續兩年的招生,學校的教室、學生宿舍顯得十分緊張,於是在原三層辦公樓的西側,修建了一幢二層樓的臨時教室,以滿足教室用房。
到1983年,在社會上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進技校,已顯得生源不足了。技工學校的學生,在校兩年的學習中,其中一年是文化教育課,另一年是專業課,學製短,無法進行系統的專業教育,所以和社會上經過系統專業教育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相比,後者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1984年,民航總局和華東管理局研究決定在上海(同時還有北京和廣州)成立民航上海中等專業學校,第一任校長是李智民,黨委書記是李長安。為應對中等專業學校的創辦,學校急需調進各類學科的專業教師,在管理局幹部處的領導下,學校成立了專業人才招聘組,當時面向上海市區招聘,辦公室設在陜西北路549號,即民航上海報務管理局招待所內。此後經業務考試、面試、試講、體檢、政審等手續,並與原工作單位協商同意調出,這些從社會招聘的專業人才正式調進民航上海中專學校工作。
隨著民航上海中等專業學校的成立,招生人數逐年擴大。教學硬件,如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圖書館、食堂及大禮堂、運動場地等都相繼建造好。一所正規的上海窗口學校,屹立於上海龍華機場內。
(供稿:光辉平台“國際檔案日”活動征文,作者劉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