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機關黨支部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組織生活,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及入黨積極分子赴浦東川沙參觀了黃炎培故居“內史第”和“上海地質科普館”。
此次活動的第一站是位於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川路218號的“內史第”,“內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大院由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書畫鑒賞家沈樹鏞祖建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0余年歷史。
“內史第”名人輩出:黃炎培1878年誕生於第三進宅院,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黃炎培故居;民主戰士黃競武、水利專家黃萬裏、著名音樂家黃自等黃氏子弟誕生於此;宋耀如與倪桂珍夫婦攜子女於1890年——1904年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宋氏姐弟在此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據考證,宋慶齡1893年誕生於“內史第”第一進宅院西側沿街房內;“新文化旗手”胡適也與內史第有過不解之緣。內史第曾以藏有漢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眾多文物精品,被清代國學大師俞樾贊為“文物古跡,富甲東南”。沈樹鏞之子沈毓慶在這裏開啟了中國毛巾業發展的先河。黃炎培曾做過“浦東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內史第”的評價。大家在參觀過程中,對“內史第”能夠培育出如此眾多的名人充滿了感嘆,同時也對能夠生活在上海這片土地上充滿了自豪感。
之後,機關黨支部一行來到了位於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後花園的“上海地質科普館”,地質科普館有3600平方米的室內展廳,與上海市天文博物館等一起被列入上海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館以獨特的石類展覽和地質科普為載體,從地球的地質構造、地貌概況出發,演繹了巖石進化各階段、各層次的發展過程,以龐大的氣魄和博、精、巨、奇的姿態全方位、全角度地揭示了地球的內涵奧秘和大自然的神奇態勢。館內按布展區域分為地球廳、地球構造廳、礦物巖石廳、古生物廳、地質地貌廳、國土資源廳、寶石廳和關懷廳八個廳。我們在展廳內看到了天空飛來的隕石和來自地球南極、北極、喜馬拉雅山頂和大洋底部的巖石等珍品;通過地球構造、地殼運動的發展演變史,了解了地殼運動的時空關系;實物標本的展示,仿佛看到了從原始生命、生物大爆發、恐龍時代到人類出現的劃時代的生命紀元;欣賞著華麗寶石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寶石生長的條件、環境和各種寶石的特性和產地以及真假寶石的基本鑒別等知識。
此次組織生活,雖然只是短暫的幾個小時,但讓我們感受到了浦東川沙濃厚的文化底蘊、再次接受了愛國主義的熏陶,更讓我們深深地意識到保護地球環境、珍惜生存資源的重要意義。回程的途中,支部書記高春梅老師代表我們全體同誌向即將退休的張德憲同誌送上了溫馨的祝福。
文:財務處李泓毅
圖:黨辦李東